今年全国两会,全国人大代表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罗丹建议,加快建设国家资格框架,落实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“等值互认”,促进多类型成才,实现“人尽其才”。
国家资格框架是一个统筹各类型教育、培训与学习,实现学历、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等级、其他学习成果等的“等值互认”的基础性制度。
它通过建立一套国家资格等级,形成相应标准要求,将学历学位证书体系、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等建立再认证关系,从而实现学历学位证书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之间的“等值互认”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罗丹
罗丹提到,某种意义上,国家资格等级及标准大略可以等同于高考中的“标准分”,或者市场里的“公平秤”。
在罗丹看来,国家资格框架能有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,有效支撑基础教育“双减”落地,推动基础教育改革,推动职业教育“制度型开放”。
但建设国家资格框架工作推进较慢,主要原因在于这一制度体系的设计十分复杂,至少涉及国家资格等级与标准研制;职业资格证书门类、等级和标准研制;学历学位证书门类和等级标准修订完善;认证机构和评价体系设计,建立学历学位证书、职业资格证书等学习成果之间的对等关系;推动配套政策改革,落实不同类型教育、培训与学习结果的“等值”地位等问题。
罗丹建议,基于国家资格框架研制的迫切性和复杂性,建议由国务院设立专门机构,或者赋予现有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相应职能,建立专门的工作团队,明确工作机制,形成推进时间表,系统设计和组织开展相关工作,以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,加快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。
她提出,从一两个市场需求最为迫切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关联最为直接的职业门类出发,加强对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,整合行业力量和教育资源,试点开发更为切合市场实际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,形成与国家资格证书等级的对等关系,以此推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,引导社会真正树立“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”的新风尚。
原标题:《罗丹代表:建设国家资格框架,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》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如涉侵权或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,请及时联系我们,以便立即删除。